首页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历史回眸 | 党建知识 | 组织机构 | 学习资料 | 党员风采 | 成就巡礼 
成就巡礼  
当前位置: 首页>>成就巡礼>>正文
 
大力推进“人才强校” 为学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第一次党代会以来人才人事工作成就及展望
2014-11-07 10:29 人事处 

2002年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学校人才人事工作紧紧围绕把甘肃政法学院建设成为在西北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同类院校中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型政法公安大学,努力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的办学目标,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入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双百计划”,加大教师培养与人才引进力度,教师总量稳步增长,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明显改善,人才队伍力量不断壮大,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截至目前,教职工总数从399人增长到690人,增长率达72.9%;专任教师从216人增长到509人,增长率136%;教授等正高职从3人增长到77人、增长了近25倍,副教授等副高职从16人增长到186人、增长了近11倍;研究生导师从无到有,现有兼职博导2人,硕士生导师96人。专任教师中的硕士人数从13人增长到目前的387人、增长了近29倍,博士人数从无到有,目前已达100人(含在读)。师资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4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人选12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教学名师4人、陇原师德先进个人1人,2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6名教师获“甘肃省园丁奖”、 19名教师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一、健全人才工作制度,队伍建设举措日趋完善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着眼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先后出台了《甘肃政法学院135人才工程实施办法(试行)》、《甘肃政法学院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印发甘肃政法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甘肃政法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等办法和制度。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学校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各类人才建设计划,逐步构建起了符合我校实际的人才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和甘肃省实施 “双千计划”、“飞天学者计划”、“领军人才”等重大人才工程的契机,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甘肃政法学院“飞天学者”特聘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积极组织国家和甘肃省人才计划的人选推荐工作,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出台了《关于印发〈甘肃政法学院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若干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甘肃政法学院教师国内进修暂行规定〉的通知》,根据学科特点和发展现状为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合理配套科研经费,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吸引更多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

加强对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学校出台了《关于印发〈甘肃政法学院科研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甘肃政法学院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甘肃政法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实施1:1的经费配套支持和较大力度的科研奖励,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空前调动,科研立项取得突破。

学校每年安排人才建设业务经费用于支持解决人才引进工作所需的差旅费和宣传费。

二、坚持引进培养并重,师资总量结构明显改善

学校不断拓展用人渠道和视野,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硕士,引进教授,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各类优秀学科学术带头人。

结合各二级学院学科发展规划及人才需求,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围绕梯队建设,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2011年以来,公开招聘博士16名、硕士107名,其中来自985和211院校的占49.5%。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质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来校工作。另外,按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模式从有关高校和政法实务部门聘请290名兼职客座教授。

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学校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实现100名博士和100名教授的师资队伍建设“双百目标”,大力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学历学位层次、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赴名校进修及开展学术交流。对新设专业和新开课程的教师,支持其到国内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培训。出台了《关于印发〈甘肃政法学院教学科研人员赴国外合作院校研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积极组织国家留学基金面上项目、西部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等各类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人选推荐、选拔工作。

通过引进、选留和培养多管齐下,教师总量持续增长。2002年以来,教师总体规模增加293名;共聘任教授 68 名、副教授  157名,师资队伍所占职工比例由2002年初的54.1 %提高至目前的74.7%。选派近20名青年教师出国(境)深造,有17位海外留学生来校工作,支持 129名青年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学位,资助 160名教师参加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理论等专题培训。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从0提高到目前的 19.6%,硕士学位教师比例从2002年的6%提高到目前的62.2%,教师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三、深入推进人事改革,营造良好人才工作环境

全面实施公开招聘。学校从2011年开始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关于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全面实施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学校成立了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年度人员补充计划确定后,在《甘肃日报》和省人社厅官网、学校官网及人事处网站及时发布公开招聘启事,组织参加人才专项招聘会或专程前往有关高校,招聘范围得到扩展,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人才引进的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聘用。

   推行岗位管理,进一步健全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2010年完成了第一轮岗位聘任,通过岗位设置管理强化了岗位意识,重新争取核定了教师高职岗位,进一步规范职务聘任条件和程序,保证了职务聘任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严格了推荐破格参加教师系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制度,允许科研业绩突出,学术潜力大的教师破年限申请高一级职务。进一步健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体系,在不断完善教师职务聘任的同时,加强其他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工作。并从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教学科研人员认真从教,努力搞好科研;有利于教学、管理、后勤保障“三支队伍”平衡建设的目的出发,启动了完善学校职务评审政策体系的工作。

加强各类人员考核管理。出台了《甘肃政法学院处级领导干部考核办法》、《甘肃政法学院教师考核办法》、《甘肃政法学院党政管理干部(不含处级领导干部)考核办法》、《甘肃政法学院副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甘肃政法学院学生政治辅导员考核暂行办法》、《甘肃政法学院工勤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等制度,对全体人员进行分类考核,增加了聘期考核和团队考核,使我校的考核评价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薪酬激励机制。学校先后多次调整校内岗位业绩津贴,在津贴结构、人员标准、分配办法等方面逐步趋于完善。特别是2013年的津贴调整是学校实行校内津贴政策12年来最大的一次改革性调整。基本指导思想是:突出人才队伍建设战略地位,增加人才投入,调整校内津贴结构,增强教职工的竞争和创新意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与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制管理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为加快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持。经过调整,学校津贴整体投入加大,各岗位人员津贴实现普遍性较高增长。一些影响调动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结构性因素和矛盾得到了较好解决,教职工收入较大幅度明显增长,给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强大动力和活力。同时提高了离退休人员有关生活待遇,提高了任课教师、实验课教师、外聘教师的课时补贴标准。及时跟进国家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教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完成了职工生育保险等参保工作。切实做好职工健康年度体检工作。

完善人员聘用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新进人员报到流程,加强了个人材料的审核。推进全员聘用,与新进人员全部签订合同,通过合同管理,与所有全职、非全职人员建立了聘用关系。2013年对全校人事档案进行了彻底的规范化整理,并建成了独立人事档案室。

规范编制外用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颁布施行,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编制外用工的管理,学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校编外用工实际,加强对全校编制外用工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甘肃省最低工资标准的有关规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提高编制外用工的效益,发挥其在学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目前校聘编外用工已达204人。

四、强化人才工作创新,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新阶段,强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完成学校“十二五”奋斗目标,开启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的重要保证,是确立学校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实现学校发展新跨越的的重要支撑。必须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理论创新、道路创新、制度创新。

着眼全局,更加突出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学校当前正处于加快内涵建设,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完成“十二五”奋斗目标的攻坚时期,对比学校发展目标要求与发展现状,分析学校发展与国内省内高校之间的差距,人才问题,特别是学术大师、学科领军人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紧缺的问题,不仅是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而且也是制约今后学校发展的瓶颈。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取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取决于人才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进一步充分认识强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学校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其真正成为强校之基、竞争之本、发展之要,必须更加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坚持做到“四个优先”:即优先增加人才投入、优先统筹人才队伍、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增加。积极适应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力培养和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术一流、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总体结构更趋合理。统筹各类人才建设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服务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适应学校建设和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结构。重点改善教师队伍中的学缘结构。

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研究破解人才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抓住影响和制约人才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确保人才工作与学校改革和发展相协调,与学科建设相协调,与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相协调。

人才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坚持用事业、感情和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努力营造干事创业、宽松和谐、信任理解的良好氛围;不断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强化为人才服务的意识,积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及时解决后顾之忧。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甘肃政法学院宣传部  通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西路6号 邮编: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