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历史回眸 | 党建知识 | 组织机构 | 学习资料 | 党员风采 | 成就巡礼 
历史回眸  
当前位置: 首页>>历史回眸>>正文
 
立德树人—筑好中国梦的教育基石
2014-07-11 16:29 信息工程学院 何珍祥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同志在3月17日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中国精神。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中国梦就是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追梦人,践行者。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立足长远,着眼当下

1、人才是中国梦的希望之在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中国有希望”,中华民族的自立,是一个个有志青年抛家别舍,放弃享乐,献身祖国复兴、自强的壮举中逐步现实的。在当前全国上下,凝心聚力致力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历史时期,拥有扎实的专业能力,高尚的人格品德的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

2、合格的人才靠学校来培养

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最早的目标是“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后又完善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980年5月26日, 邓小平后又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总之,品德高尚,素质全面的人才,要靠学校来培养,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也是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阵地。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处,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

3、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者光荣和神圣的使命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人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会巨大而久远。正因如此,教育工作者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能培养出勇于担当,本领过强的人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光荣和神圣使命。不辱使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4、身体力行,培养中国梦的建设者

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不仅传授知识,也要做精神的领路人。每个成功的人,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总有一些老师,无论是治学,还是待人;无论是国家责任,还是家庭做人,都有其崇拜的地方。如物理学家孔宪特一时冲动批评学生伦琴后主动道歉,伦琴回忆的时候非常感动。李政道回忆导师费米教授时说 “那个时候,他每星期至少一个下午或者一个上午跟我进行一对一的讨论,我们讨论从天气物理、核子物理、原子物理,到固体、流体、气体等等,凡是基础性的重要问题,都进行深入分析,这使我终身受益。”。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身的经历中,找到让我们感动的老师。今天,做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身体力行,从国家复兴的角度,悉心培养每位学子。

 二、以文化传承,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1、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形成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它是我们这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精神食粮。许多经典文章渗透在每个人的灵魂之中,瑰丽的诗词,磅礴的文章,是我们代代相传的传家宝。通过诵读经典,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文化的传承,需要生动活泼的贴近学生特点的活动作为载体。清明祭祖,体验尊老;端午吟诗,感受先贤的爱国情怀,诗歌之美妙;中秋赏月,感受和谐团员的亲情文化;读书交流,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大局着眼,小处落笔,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1、以辩证唯物史观,培养学生的社会分析能力

现在有一种现象,对一些历史事件,不看史料,不看相关的资料,满足于网络上的片言碎语,满足于道听途说。对一些社会现象,不能做认真客观的分析,轻信谣言,人云亦云。科学需要严谨,要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批判精神。社会领域也需要这些精神,多读些历史,而不是一些演义、戏说。考虑事件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因人、因事、因地做具体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即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分析能力,不能把学生培养成留声机、传话筒。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寄希望别人给你创造好条件,去享受是不行的。今天的一切,与历史上别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要通过参观博物馆、革命圣地、纪念馆,观看历史纪录片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他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3、以身边事,亲身经历的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现在的学生,受到的课本教育、课堂教育多,大道理多,成功教育多;而对身边的小事忽略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洗衣袜、叠被子、搞卫生、买生活用品,照看病人,关心同学、关心家长等培养他的自立能力,进而培养他的责任感。通过不乱扔生活垃圾、搞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自然,建设美丽国家的责任;培养一颗颗感恩的心,世界因此变美丽。从自己的家庭和亲戚、朋友的生活、居住、医疗等方面的变化说出社会、祖国的发展变化。少点牢骚,多点努力。你怎摸样,中国便怎摸样。

四、培养诚信意识,促进社会进步

1、诚信是制约当下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最大拌脚石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中国要与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经济、文化活动。当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而社会上出现的尔虞我诈、商业欺骗、劣质食品、建筑质量等问题,均表现为不诚信,诚信成了社会发展的最大内耗器,损坏着国家的形象。重新确立社会诚信,是当下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2、学校应是改变这一现状的策源地和希望所在

学校就是要改变这一现象,首先全体教师要带头说真话,要倡导实事求是,在学生中培养诚信光荣,作假可耻的校园文化氛围。将诚信培养贯穿于学校各项活动之中,开展诚信考试,倡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现在征信系统的建设从学校开始,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五、小事入手,厉行节约,夯实廉政文化基石

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是美丽中国的根基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延伸,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环境破坏、河流污染、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我们要控制自己的贪婪和需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因。

2、从小事做起,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人的很多良好的习惯,都来自从小养成。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子,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吃饭做起,倡导光盘行动,吃多少买多少,形成资源是有限的,不是钱可等量的意识。倡导旧物的再利用,培养循环经济的意识。有钱不是浪费的理由,靠钱来寻找自尊,是贪腐的根源。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文化。

3、崇尚精神追求,抵制过度物欲享乐

用之有度,奢之无度;盲目攀比,贪之源也。一个人对物质的需求总是有限的,过度的需求是无底洞。现在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开始弥漫和侵蚀校园,造成了部分优秀的学子心态失衡,快速致富成了其最高理想,社会责任置之脑后。目前出现了个别高学历年轻干部借权敛财日趋严重的现象。据海口市检察院统计,近5年时间,查办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职务犯罪166人,占立案总人数的38.5%,且呈现涉案金额大,大案、要案多等特点。

如:肖明辉,33岁,清华大学工学硕士毕业,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土地局前副局长,主管建设工程,在5亿元的工程招标中大权独揽,收受1611万元的“好处费”,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8岁的发行主管宋某,为实现女友出国旅游的梦想,将单位图书低价卖给他人并侵吞书款,后又将单位上千万元图书私卖他人,非法获利逾300万元。2011年底,因涉嫌贪污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12年4月,四川简阳25岁的女大学生村官辜某,利用职权帮亲朋好友多丈量房屋和地面附着物,套取国家征地补偿款80多万元,并从中获取“回扣”,被判刑五年。

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高学历的领导干部,投入是相当多的。这些人往往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是家里的好儿子和女儿,家庭和社会给予他们很多希望,做为教师,应该反思,教训是深刻的。廉政不再是政府工作人员的事,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事。廉政文化,应该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不能再拖了。

六、强化专业能力培养,锻造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只抓思想,没有专业知识是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文革的悲剧之一在于思想到思想,形成了空洞的说教,追求片面的红。学校的中心工作还是传授知识。渊博的知识,过硬的实践能力,是创造创新的前题。严格教学管理,抓好知识的传授、文化的传承,培养过硬的专业能力,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管理、生产等环节的实践中,密切联系实际。从而造就目光远大、脚踏实地的大学生,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甘肃政法学院宣传部  通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西路6号 邮编:730070